亲爱的同学们,家长们,开学在即,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冬季常见传染病,为了学生的健康,我们制定了生活学习指南,以供师生及家长参考
上学前准备
(一)、返校要求
(1)由低风险地区返京的,需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。
(2)由中风险地区返京的,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后,返校时需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和7日内核算检测阴性证明。
(3)由高风险地区返京的,暂不返校。
(4)从境外返京的,在解除集中隔离后,返校时需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和7日内核算检测阴性证明。
(5)遵循“逢症必休”原则,若返校前,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待症状消失、康复后,需报学校,经过学校批准,方可返校上课。
(6)返校当日上交纸质版学生及同居住人健康状况与行程轨迹记录表,并请签字。
(二)返校后要求
1、每日上学前,除准备个人学习物品外,准备好当日在校一次性医用口罩(最好备用一个)、免洗手液、纸巾、水杯(最好是有盖子水杯)。
2、上学前测量体温、观察身体状况。若体温高于正常(正常体温37.3℃以下),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:咳嗽、流涕等,请勿前往学校上学,应居家隔离观察,并主动向老师请假。若体温或症状无好转,应及早就诊,并告诉学校老师。
3、早餐要吃好。早餐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,提高抵抗疾病能力,早餐最好包括优质蛋白、蔬果、主食等。
二、上学途中
1. 出门前,正确佩戴口罩。正确佩戴口罩方法:a深色朝外、鼻夹朝上—b拉开褶皱、带上口罩—c按压鼻夹、调整口罩、包住口鼻。口罩出现异味、变形、污染、破损及时更换。
2.上学步行时间30分钟,建议步行或骑行;如需乘车建议私家车;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。
3. 上车前应在站台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,有序上车。
4. 手碰触公共设施(如扶手、车门、座位)后,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、眼、鼻,到校后立即洗手。
5. 乘坐公共交通时,减少不必要的交流,不在乘坐过程中进食或饮水。
三、进入校门时
1、主动配合学校晨午检。每日师生入校一律核验身份、检测体温,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,师生按1米线排队等候入校体温检测,及其它症状询问,无异常后方可进入校园。体温异常人员及时通知家长接走就医。对发热学生在校门口隔离点进行详细登记,及时上报上级保健所。
2、进入校门按7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后方可进入教学楼
3. 减少与同学、老师近距离接触,排队经过校门时,与前方同学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。
四、在校期间
1. 保持教室环境清洁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垃圾,发现教室有污染物及时消毒。
2. 保持教室空气清新。室外空气质量允许,每天教室通风换气3次,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,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。
3.上课期间出现咳嗽、打喷嚏,用纸巾挡住口鼻,来不及用衣服袖子遮挡,不要用手直接遮挡,用后纸巾放入塑料袋里封口。
4.勤洗手。在下列情况后及时洗手:打喷嚏用手遮挡后、上厕所后、户外活动后、加餐前、就餐前。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,洗手后用纸巾擦干。如果手上没有脏物,也可以用免洗手液清洁双手。
5. 课间户外活动时,避免剧烈、过量运动。活动时注意室内外温差变化,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,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降低身体免疫能力。尽量选择独立空间或场地开阔的户外运动。
6. 课间休息,建议佩戴口罩,不在教室内聚集、打闹,同学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。
7. 体育课后流动水加洗手液洗手,避免喝过凉液体。
8. 午餐前一定洗手,使用一次性餐具;就餐时固定餐位,不面对面就餐。
9.开学后严格执行逢症必休的原则,严禁带病上课,如果出现发热(体温超过37.3)、咳嗽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及时就诊居家休息,待症状完全消失后(发烧体温正常2天、腹泻症状消失3天)方可复课,如果被确诊流感、水痘、麻疹、手足口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新冠肺炎等一定遵医嘱治疗,居家隔离,待痊愈后持地段医院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。
五、放学回家
1、放学时,戴好口罩,陆续走出教室,避免家长在校门口聚集等待。
放学途中坚持家庭、学校“两点一线”,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,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2、乘坐公共交通时全程佩戴口罩,接触公共设施后,双手不要碰触口眼鼻。
3、回家后摘掉口罩放置塑料袋扎进后放垃圾桶中。进入室内即刻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,更换校服,对放学中使用过钥匙、卡、手机使用消毒湿巾擦拭。
4、注意每天补充水量,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。晚餐要有营养、易消化。使用蛋类、肉类要煮熟、煮透。保证充足睡眠。
清华附中望京学校医务室
2020年8月